临夏政法网 >  疫情防控 >  正文

疫情面前显担当 防控一线显忠诚——和政县公安局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1-11-12 08:03:07    来源:临夏政法网

  疫情防控,既是命令,也是责任。面对来势迅猛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和政县公安局闻令而动、全警动员,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州公安局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举党旗、警旗,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命令落实在行动上,举全警之力,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唱响“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的主旋律。

坚持最高站位组织部署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公安局党委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成立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抽调413名警力,分卡点防控组、核查组、巡逻组、数据统计组、核酸采集点执勤组等13个工作小组,以战时纪律、战时作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启动战时机制。颁布战时纪律,坚决做到“流调溯源不讲条件、联防联控不讲价钱、内部防范不打折扣、防范保障不计成本、战时纪律不讲理由”,在全警迅速吹响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动员令。二是严明工作责任。公安局承担对涉疫风险重点人员、车辆等信息数据进行汇聚核查研判,人员信息、流调溯源、维护稳定等工作。全体民辅警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工作措施,坚持精准管控,“公安蓝”迅速就位,以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坚持最严措施定点管控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精准封控、排查检测,坚持“人”“物”同防,在全县主要交通干线设立疫情防控卡点5处,全力做好来和返和人员的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及通行码核验,48 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核查等工作。一是加强人员管控。各派出所与各乡镇密切配合,对和政籍县外返回人员加强教育管控,坚决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组建成立专门巡逻队伍,在县城道路交通要道、重点部位密集开展社会治安巡逻,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全力协助做好来和返和人员的疫情防控核查工作。二是加强随访核查。核查工作专班严格落实核查随访工作机制,动态掌握中、高风险区来和返和人员的情况,第一时间组织随访、反馈情况,做到全覆盖。对相关信息不明确人员,采取深挖细研,全角度碰撞比对,实现精准研判,精准推送,精准落地,确保每一条信息准确及时有效,确保做到“一刻不误、一人不漏。

坚持最实举措抓实管理

  坚决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工作高效运转,全面开展内部“消杀灭”,监管场所严把收押入口关、隔离关和羁押安全关,确保内部绝对安全。严格落实监所疫情防控措施,始终坚持监所防疫标准高于社会面的总要求,严守场所封闭管理、人员核酸检测、轨迹核查、收押过渡隔离“四条底线”,落实防护措施,确保监所绝对安全。

坚持精准研判阻断疫情

  发挥公安机关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情报中心、网安部门大数据优势。一是健全完善机制。严格落实乡镇、公安、疾控、社区、物业“五位一体”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坚持上下扁平、快速协同,强化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精准高效开展流调溯源,做到“日清日结日报告”,确保迅速锁定感染者、密接者和次密接者,全面开展核酸检测筛查,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链条。二是强化数据研判。综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筛查手段,负责对上级推送数据信息实施全天候动态研判核查,从海量数据中快速筛选核心信息、关联信息,推动“警格+网格”双网融合,高效流调溯源,真正提升涉疫区外来人员核查“加速度”,为全县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全量信息支撑。

坚持战时纪律强化防控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战时纪律,全警动员,奋战抗疫一线。一是严格督导检查。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长禄带领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各个防控卡点、核酸检测检材采集点、巡逻治安防控等工作进行一线督导检查,进一步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决心,严明的工作纪律,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二是严格自我保护,做好自我防护。对单位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测温、消毒、登记,要求全体民辅警工作中佩戴好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非必要严禁到中高风险地区,严格落实外出报备制度,筑牢内部疫情防护网,确保民辅警自身安全。

  疫情面前,和政公安“疫”无反顾、“疫”不容辞、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时刻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勇敢战斗在抗疫的最前沿,以身为墙,筑牢安全屏障;以己热血,誓守一方平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通讯员 邓仲祥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韩小月

主办:中共临夏州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甘肃法治报
Copyright © 2019-2020 临夏政法网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200000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290102000201号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