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政法网 >  扫黑除恶 >  正文

临夏市“以德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1-16 03:28:16    来源:

“三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临夏市“以德扶贫”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临夏市针对部分贫困家庭中存在思想落后、家庭不睦,个别贫困群众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仅仅依靠政府“输血”而不自己主动“造血”等问题而致贫返贫的现象,运用改革思维,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细化“扶德、扶志、扶智”三扶并举的精准帮扶途径,因户施策、因人施法,把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作为精准扶贫的发力点和落脚点,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

“扶德”夯实思想根基

  临夏市在建档立卡和深入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贫困户致贫返贫,不仅是因病,因学、因灾、缺劳力,更深层次的根源是思想落后、不思进取等原因,只有把树德立德与精准扶持相结合,把道德建设融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过程,才能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

  打好脱贫攻坚战,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临夏市成立了14个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的“以德扶贫”领导小组,动员镇村干部、群众党员、党代表和社会贤达积极参与,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管好用好驻村工作帮扶队,整合党代表、基层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人等资源,在“以德扶贫”工作中发挥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我家吃低保是暂时的,学到技术后,我想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慈王村村民慈某满怀信心地说。慈某由于长期患眼睛疾病,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夫妻关系紧张,帮扶工作队在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后,把调处家庭矛盾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上门对夫妻二人开展说服开导,让夫妇俩相互体谅、相互关爱,化解心中的隔阂,建立和谐的生活关系。同时,把慈某列为技术扶贫对象学习养殖技术。 临夏市及时调处各类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开展法律法规普及、解释及法律援助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帮助促进家庭和睦,树立致富信心,已成为临夏市帮扶干部日常帮扶的重要措施。

  突出道德感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围绕破陋习、立标杆、树新风,修订《村规民约》,着力破除乡村大办酒席、封建迷信、环境脏乱差等陈规陋习。组成“道德宣讲团”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举办“以德扶贫”文艺演出,评选“最美家庭”、“好儿媳”、建立道德“红”、“黑”榜机制等活动,塑造一大批道德模范和脱贫致富先进个人,开展“两户见面会”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净化了农村风气,形成“以德扶贫”正能量。

“扶志”激发脱贫信心

  临夏市在调研中发现贫困户自身对脱贫的志向和勇气不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小富即安,心存“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和“等、靠、要”的侥幸依赖心理,建立了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宗教界人士和社会贤达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上门劝导,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铲除思想“穷根”。

  感情交心“立志”。各级帮扶干部把艰苦奋斗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寓于帮扶工作之中,与贫困群众建立“亲情”联系制度,定期入户掌握贫困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春耕备耕等问题,在感情交流中沟通思想、鼓劲打气,通过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推动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广泛宣讲“树志”。坚持“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从扶贫政策、惠农政策、产业政策等开展宣讲解读活动,从思想上消除对扶贫脱贫政策的顾虑和疑惑,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依靠党的好政策、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信心。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积极宣讲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特殊关爱,用鲜活事例引导群众打开心结,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

  帮扶带动“强志”。切实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积极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开展劳务输转,使群众在获得稳定收入、改善生活中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

“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临夏市坚持扶贫必须扶智的理念,让老百姓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授之以渔,给群众一技之长,变“输血”为“造血”,在发展产业的道路上尽快精准脱贫。

  坚持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各级帮扶力量坚持精准施策,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措施,突出“精”、“准”发力,根据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对366户未脱贫户制定了脱贫计划,764户已脱贫户制定了巩固提升计划,整合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户实施1-2万元的菜单式扶贫,努力做到一人一策、一户一策、一村一策,使得干部帮扶更有抓手,群众努力更有方向。

  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临夏市建立农村学校扶持倾斜机制,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有需求的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每年新增教育经费5000余万元,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免费教育。全面落实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贫困学生助学金等教育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资助,每一个贫困孩子都能上的起学。

  南龙镇马家庄村精准扶贫户赵某某,收入主要靠和妻子种植玉米维持,生活十分困难。经过帮扶干部的动员和鼓励,儿子赵某学习了铝合金制作技术,开设铝合金制作商铺,迅速改善了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并得到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到户扶持,进一步扩大了加工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良好。临夏市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贫困户实际,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在雨露计划及短期技能培训中设置月嫂、保安、家政服务、电工电焊、牛肉拉面等项目,大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群众联系就业单位,走出一条技能脱贫的路子。(甘肃法制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韩小月

主办:中共临夏州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甘肃法治报
Copyright © 2019-2020 临夏政法网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200000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290102000201号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